[Main] Current URL: New Window [Up One Directory]
Include Form Remove Scripts Accept Cookies Show Images Show Referer Rotate13 Base64 Strip Meta Strip Title Session Cookies

[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贴]·[加跟贴]· [版主管理]
灭门罪案中的文化隔膜[原创]
送交者: 百无一用 [举人] 于 February 07, 2007 03:51:38 已读 次

这两天,一桩有关华人的灭门惨案上了德国媒体的头条,凶案发生在德国下萨克森州一个只有5600人口的小镇上,小镇的名字叫斯滕森,离汉堡不远。星期一的晚上,小镇上的“linyue”中餐馆7个人遭到枪杀,其中有这家餐馆的老板夫妇,他们两岁的小女儿是这场惨案中唯一的幸存者,“图片报”的报道说,是餐馆老板娘在案发当时机智地将女儿藏在地毯下,才救了这条小生命,具体的细节没有警方的报告,也无从证实。在社会治安相对安宁的德国,这显然是一件惊天大案,据称已经排在德国重大凶杀案的“top ten”,当地警方为此组建了60人的特别调查组,目前从警方的传出的唯一消息,这是一桩有组织的黑社会犯罪。
灭门在德国是一个新鲜词语,德语译为“Massaka”或者是“Blutbad”,其中Blutbad直译的话听起来令人不寒而栗:血池。这桩惨案对德国人冲击是明显的,昨天媒体的一直在滚动播出相关的报道,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指向同一个词语“黑社会”,首先案件发生在身处闹市的中餐馆,凶手做案的手法残忍而且利落,而且有些地方的中餐馆存在着被社团勒索保护费的现象,这些都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有组织的黑社会犯罪。
可是接下来的报道就越来越有点离谱了,一个全新的词语“中国黑社会”也仿佛是一夜之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而且是这么突兀,我在德国已经生活3年,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的黑手党,现在安全部门居然说:“中国黑手党的网正在覆盖整个德国”。Zeit(时报)的报道标题就叫“西腾森凶杀之夜-三合党的手笔”,一些德语媒体的报道中显然掺入了对香港黑社会电影的联想,他们在报道里描绘这样的图景:一般来说,一些看似行事低调的身着黑色西服的陌生人会定期的出现在中餐馆里,吃完一顿餐,拿上老板奉上的辛苦费,扬长而去。描写的简直是惟妙惟肖。
“德国之声”援引德新社的报道中甚至说到中国黑社会的起源、历史和现状:“哪里有中国人社会,三合会就在那里活跃。”,中国黑社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原名为“三合会”,取自天地人三合为一。当时是一个反清的民间地下组织,有36条誓言,滴血结盟。“随着中国 人于19世纪迁往美国东部和东南亚,三合会也跟着一起去了。”人们从此习惯把中国的黑手党称为“三合会”。 “三合会”的集中地一如既往的是香港,根据香港警方的信息,那里有8万名三合会成员,但其中只有15个组织有刑事犯罪行为。中国的“三合会”在欧洲经常以中餐馆或者贸易公司作为掩护,他们在德国的一个典型行为是偷渡人口。有些报道还把中国大陆城市出现的黑社会组织也牵扯进来,说有些黑社会的首脑甚至已经坐在人民代表的席位上,操纵政局,说得神乎其神。我曾在一家城市的中餐馆打工,从来没有听老板提起过关于黑社会收取保护费的事情,现在案情还不明了,不好说究竟跟黑社会,甚至说跟中国人有没有关系,这些一厢情愿的报道,显然是带着文化想象的有色眼镜,多少也是拜香港电影所赐。
另外提到一点,惨案发生后德国的华人社会居然一片噤声,没有一个华人协会出来发表看法,中国驻汉堡的领事馆也只是简单的声称:“死者里没有中国籍公民”。这7名死者分别持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英国护照,虽然没有持中国护照的人,但显然是华人,而且可以想见,这件惨案对德国华人社会带来的心理冲击,安抚死者,抚慰生者,协会和官方行事应该大度,而不是简单的撇清自己,给人海外华人各扫门前雪、一盘散沙的印象。
Blog链接:http://datoumin.spaces.live.com/ www.6park.com



喜欢这个贴子的话,请投票支持百无一用朋友![点这里投票]
[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贴]·[-->>加跟贴]·[--向朋友推荐--]·[返回前页]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编辑助手] [发贴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