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分类新闻 - 时事·焦点·要闻 | 财经·科技·汽车 | 社会·历史·人物 | 娱乐·生活·体坛 | 两性·健康·奇闻 | 留学·移民·文化论坛社区导航
留园新闻娱乐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版主管理        海外游子礼品,从遥远的海外给国内的亲友送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个大山洞住了近百人 探访中国最后穴居部落(组图)
新闻来源: 新京报 于January 14, 2007 10:29:45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水塘镇塔井村,丛山之间,海拔约1800多米、接近山顶的洞穴里,住着20户苗族人家,他们的栖身之地叫“中洞”。上世纪50年代,他们和祖辈从居住了百年的“下洞”往上迁徙,搬至中洞,这一住就是60年。为了让他们从洞穴中迁出,当地政府想了很多法子,甚至在不远的山下修建了新房,但是只有几户人家愿意走出洞穴。生活在隐秘的山间,他们的生活却并不闭塞,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里有了通讯信号和电,很多人家有了电视机,但是除了电视机,家里面基本上家徒四壁。2003年,洞穴内成立了一所小学,很多住在洞外的学生每天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到洞里上课…… www.6park.com


  洞中居住着吴、王、罗、梁四个姓氏的近百口苗族人。据国家旅游局考证,这是亚洲现存惟一的“穴居部落”。
www.6park.com

  洞外400米的地方就是当地政府为洞中居民修的房屋,但这些房屋大多被废弃,村民们普遍愿意住在洞里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家家都在修小水窖,在洞中吃水是一个大问题,旱季时洞中的水就不够了
www.6park.com

  政府和社会资助成立的中洞小学,操场上挂着用竹子做成的简易标语牌。这里现有8名教师,一些洞外的孩子也到这里上课

www.6park.com

  2007年1月9日,下午6时,太阳快要落山,一个女孩甩着树枝,赶着两头牛走在半山腰上。不远处的洞穴里,传出阵阵狗吠,间杂着孩子清脆的笑声荡在山间,晚归的人们开始忙碌晚饭。 www.6park.com

  这是一个建在洞穴里的“部落”,洞深230米,宽115米,高近50米。房屋建在冬暖夏凉的洞穴中,饮水来自洞顶滴水,谷物种植在洞口附近的山坡上;清一色竹制的房子、牲畜棚圈和厕所,沿着洞穴内侧围成半圆;最深处是洞中的小学,操场上高悬的竹帘上书“严教勤学,面向未来”8个大字,学生们已经放假,在洞中享受他们的假期;只有50岁以上的妇女,还穿着带有苗族印迹的传统服装,年纪稍长的人只会讲几个简单的汉语单词;一些人家的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家的都在忙着从山下运砂石修水窖,水窖修好,会缓解洞内取水难的危机。 www.6park.com

  30岁的罗妹要一家,是洞穴里生活最好、观念最超前的一户人家。她和丈夫王启国花了将近2万元,在接近洞口的地方,盖了一座2层楼的木房,里面有8张客床,出租给偶尔的探访者。这是洞内惟一的一座木房,惟一的初级旅馆,也是惟一有电话的人家。公用客厅里有电视、VCD、冰柜、电磁炉、一次性塑料杯等等,供客人使用。罗妹要没读过书,丈夫只读到小学2年级。几年前,山下的一个朋友经常把外面的客人带到中洞,其间,有人给罗妹要出了这个主意。盖房买家电的钱都是辛苦养猪赚来的,罗妹要的汉语说得断断续续,脸上却露出坚毅,她说“以前的日子很苦,现在才好些”。夫妇俩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小名花香,罗妹要认为洞里的生活“很好”,她不想搬到山下,希望以后能招个上门女婿。 www.6park.com

  跟罗妹要不同,51岁的王凤忠希望孩子以后到外面生活,只是“要常回来看看我们”。他的大儿子在贵阳学缝纫,二儿子在山下读初三,小女儿由一个来过中洞的外国人资助,在山西读书。 www.6park.com

  在中洞小学上六年级的王艳,兄妹三人跟祖父母一起在洞中生活,他们的父母在广州打工,是这里外出打工最远的人,爸爸妈妈已经两年没有回来了,爷爷用寄来的钱买了一台电视机。王艳长着一张清秀的面庞,乖巧懂事,今年小学毕业后,如果她继续读书,会到山下的镇里,那是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www.6park.com

  在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下,2003年,洞里开办了一所小学,附近山里的孩子也就近到这里读书。四年级的教室里,“学习园地”上贴着几幅学生自绘的画,有学生说将来要当医生,还有一个孩子说梦想“有一天在广州骑自行车”。目前小学共有8名教师,师资力量匮乏。几年前,河南姑娘王东灵曾自愿到这里支教,跟洞内的学生和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她在一次车祸中骨盆受伤,伤愈后在其他地方继续做支教老师。 www.6park.com

  山下不远处,当地政府修建的砖房大部分被闲置,问及原因,得到的最多回答是:贵州多雨、山下路滑,洞内不漏雨、洞外潮湿不易储存柴火,洞内群居安全,云云。这些理由,听起来多少有些不符合逻辑,又或者,是这个习惯群居的洞穴部落不想给自己试着搬到山下的理由和机会。 www.6park.com

  在城市人看来,中洞里的人家似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然而,事实上,他们付出了比山下人更多的辗转辛劳,日子也相对清苦。但是,洞里的大多数人宁愿维持现状,很多人还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沿袭这种生活方式。如果迁徙至山下,对他们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变化,所以,山下,也许对他们有诱惑,但始终敌不过这个洞穴之家。

-- 向朋友推荐 --】【新闻速递首页】【近期热门新闻】【生活百态社区】【-- 新闻评论 --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外交部回应袭击美使馆火箭弹由中国生产说法(图)
 ·美隐形战机F-117部署中国东翼 回应歼-10亮相
 ·另一类景观 渤海大连部分海域结冰封海(组图)
 ·回应歼10高调亮相 美国隐形战机已部署中国东翼(图)
 ·公安部调整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
 ·日本千岛群岛发生8.3级地震 日东部发海啸警报
 ·陕西煤炭局干部20刀割下左手 与家庭工作有关
 ·美军地面部队十多年来首次进入索马里
 ·意外!布什看了处决萨达姆录像后的反应(图)
 ·美国国防部雇员遭间谍硬币刺探 怀疑中国制造(图)
 ·官煤勾结标准阵容:矿老板+党政干部+银企职员(图)
 精彩网站推荐:
加拿大新世界移民:提供快捷成功的商业,技术,留学,国际保姆移民服务!


Copyright (C) 2003-2006 6pa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