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新闻 - 时事·焦点·要闻 | 财经·科技·汽车 | 社会·历史·人物 | 娱乐·生活·体坛 | 两性·健康·奇闻 | 留学·移民·文化 │论坛社区导航 |
留园新闻娱乐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版主管理 海外游子礼品,从遥远的海外给国内的亲友送一个意外的惊喜! | |||
www.6park.com 都说媒体应该是“社会的良心”,但在现行体制下,各类传统媒体一方面享受准入政策保护,一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常犯“人格分裂症”。通俗地说,国内媒体有7个方面的缺德表现: www.6park.com 1、官媒作风。目前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事业机构实行企业化经营,但在此之前都已比照党政机关的体制模式确定了相应的行政官阶,从体制上带来了官媒的胎记。因此,媒体很难保证其社会立场的客观性,不能正常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相反地染上了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的官媒作风。地方媒体是本地官方政绩的吹鼓手、报喜鸟和扩音器,对本地的负面事件只能装聋作哑,三缄其口。而对外地的负面事件,则通常都会大胆转载。 www.6park.com 2、以言谋利。媒体经常收到批评投诉类的来信来稿或来电,这说明社会存在着对公正言论支持的大量诉求。但许多媒体在处理这些社情民意时,自创了一套以言论权谋利的潜规则,例如:借着核实投诉内容之便,媒体会向被投诉方(企业)暗示用钱解决问题,于是媒体昧着为民代言的良心而换来了新增的广告收入。 www.6park.com 3、职业敲诈。众多企业都有一些自己的“隐私”,记者只要稍用心计,便能抓住企业的把柄问一声“要不要曝光?”。企业宁愿花钱消灾,给记者送上一个大红包作“封笔费”还要感激称谢。这些新闻职业败类的行为尽管多是私下交易,但他们所供职的媒体机构是必须承担连带责任的。 www.6park.com 4、新闻腐败。各类企事业机构都想通过媒体提高社会知名度、宣传政绩和业绩,结果媒体收到的请贴数不胜数。每到逢年过节,礼品、礼金、礼券成了媒体的定期福利;尤其每天都有的开业、开幕、开会,到场的媒体记者没有空手而返的;若是想在媒体上发表宣传稿,则要支付不低于广告费标准的“小费”。 www.6park.com 5、滥权越位。对许多正在调查、侦察阶段中的刑事案件或有争议的民事纠纷,媒体经常滥用言论权力,以新闻词汇给事件和人物定性、定调,作出超越法律的“舆论审判”。其后果,轻则误导社会视线,重则妨碍司法公正,但媒体却振振有词:我们有报道权。 www.6park.com 6、恶俗炒卖。一些媒体在政治功能上自称“党的喉舌”,因此每年向政府拿财政补贴;而在娱乐功能上却自觉地成为恶俗风气的产业化教主,大收经济效益。“狗仔队”的作品、明星隐私、性事趣闻、走光事件等等娱乐垃圾,以及众多“恶炒”事件都是媒体高价购进恶俗原料后任意加工,再大量批发给社会的。 www.6park.com 7、资源出租。按现行的新闻出版业行政许可模式,发行报刊、出版图书须有经过审批的“国内统一刊号”和“社号、书号”,企业或公民个人均不准经营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机构。因此,刊号、书号及电视频道成了垄断的稀有的行政资源,可以变相出租,坐地生钱。例如,一些杂志社、报社将报刊的经营权转让给他人,每年按时收取可观的“管理费”或“审稿费”。而这些灰色收入大多无须纳税,且往往进了机构腐败、个人腐败的小钱柜。 www.6park.com 长期以来,媒体的上述7种缺德表现历历在目,绝非罕见,但因媒体需要自遮其丑,造成社会不能发声,大家只能集体作哑了。现在问题既然已经见光,我们应该怎么办:改革,还是开放?亦或既要改革,也要开放? www.6park.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