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新闻 - 时事·焦点·要闻 | 财经·科技·汽车 | 社会·历史·人物 | 娱乐·生活·体坛 | 两性·健康·奇闻 | 留学·移民·文化 │论坛社区导航 |
留园新闻娱乐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版主管理 海外游子礼品,从遥远的海外给国内的亲友送一个意外的惊喜! | |||
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国内地的电影银幕上人们只能够看到一些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作品.而好来坞电影对中国广大的电影观众来讲与其说犹如尘封的记忆倒不如说是尚不为人所知更恰当,因为好来坞电影对中国人的影响永远停留在了20世纪40年代,停留在了老一代电影观众遥远而模糊的记忆之中... www.6park.com 下面介绍一下,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在中国电影观众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部分外国电影. www.6park.com 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火车司机的儿子>在70年代的中国大陆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曾经让亿万观众洒下热泪;<火车司机的儿子>则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少年儿童的偶像.与其他朝鲜电影相比<一个护士的故事><南江村的妇女>则影响要相对小一些. www.6park.com 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第八个是铜像>也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而<山鹰之歌><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战斗的道路>则在影响力上要略逊一些. 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虽然都在中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因为中国与南斯拉夫之间的政治关系问题,他们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时都已经是70年代末了,比两部电影在本国的热映已经晚了近十年.但这两部影片仍旧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精彩的表演以及不同于以往那些电影的新鲜感而赢得了无数中国影迷的青睐. www.6park.com 印度电影<流浪者>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连片中的插曲流浪者之歌也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另外<大篷车>也以它浓郁的印度风情和欢快的歌舞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打动了亿万中国观众. <卖花姑娘>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和<列宁在十月>两部影片,因为早在五十年代就已在中国放映,70年代在中国仍然持续着它们的影响.对中国电影观众来说,它们的影响应该说不仅仅属于某一个年代吧.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渐缓和,从80年代开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新时期优秀的苏联影片重又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另外,日本电影也开始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以<望乡>为开始,日本电影在中国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追捕><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等电影使中野良子和高仓健成为了80年代中国青年追寻的偶像.紧接着,山口百惠也走进了中国观众的心.此外,墨西哥电影<叶塞妮亚><冷酷的心>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刚刚走出封闭不久的中国观众诠释了什么是爱情. www.6park.com 感谢70和80年代国营体制下的电影低票价制度,它使得中国老百姓有机会和能力与电影艺术得以亲密接触.如果没有那段电影低票价的黄金岁月,大概中国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张艺谋和冯小刚了吧?想起来那是一段连学生和民工都喜欢没事就扎到电影院里面"体验艺术"的年月,我和我的同学不仅凡电影必看,而且,许多象<罗马假日>这样的优秀电影更是一看再看.记得本人创下的记录是<罗马假日>这部电影仅在电影院里就看了六遍!如果放在今天,估计能看上一遍也就不错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冯大导演还在不久前的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为现今电影的高票价极力地辩护哩... www.6park.com 在香港的时候我特地留意了一下香港的电影票价,令人郁闷的是发现和北京深圳上海等内地城市比较起来反倒还要便宜一点呢...所以,单单从电影票价这个层面来看,对老百姓来说(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现今中国的电影正处在一个何其黑暗而又寒冷的时代!电影本是大众艺术,电影艺术离不开平民大众,可现实却是中国的老百姓被不合逻辑的高票价无情地挡在了电影院的门外,看电影已经越来越变成了富人的专利,即便对于城市白领来说也已变成了十足的奢侈品.对于这一点,如果卢米埃尔兄弟知道以后不晓得会做出怎样的反映呢? |
| ||
![]() |